研报详情

「RSI」如何应对激荡市场

市场是不是处于动荡状态有什么可定义的呢?如果你是个外伤科的医务人员,可能对此更有发言权,从行为学上讲,股评家们—其中也包括投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被打的次数大幅增加,那大致就可以说明市场是真正的动荡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人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哪些调整,才能应付这种市场的动荡性呢?《第一财经周刊》进行了如下总结。

  别把投资配置做得过于复杂

  这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容易犯的错误,如果他的投资价值观没有随着专家们所说的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一起崩溃的话,那么他就会忽然发现,股票,值得投资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比价效应,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如果投资者贪这个便宜—其实不是真正的便宜—那么他会在市场远远没有走到低谷之前就已经弹尽粮绝。不管怎么说,公司人的本职工作不是做投资,关注过于纷杂的投资也会消耗公司人投资者大量的时间;投资种类的增加,也增加了投资的管理成本,就像在圣诞大减价时的购物狂会买下很多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一样,有的价值投资者也会买进很多管理不起的投资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出一种贪婪,切记提防这种贪全心理。

  别频繁进出

  市场越动荡就越引起人们在市场中跳进跳出以放大自己投机获利的欲望,而在此时,专家们的建议也往往是波段操作之类的话,这些专家更多地来自券商,波段操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让他们更多地收取投资者的手续费。

  由于影响股市短期走势的原因有数不清的因素,华尔街最杰出的投机家飞利浦?凯瑞也认为短期预测股市是不可能的。相反,长期影响股市的条件会简单一些,所以对股市长期预测的准确性会有所提高。飞利浦?凯瑞通过计算得出,如果一个投资者期望在股市里通过短期频繁操作获利的话,需要对股市的短期趋势作出66%的正确判断—这在理论上看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一般来说你只能蒙对50%。

  精神病学家唐?杰克逊和小阿尔伯特?哈斯在他们的专著《牛市、熊市和弗洛伊德博士》一书中把期望短期预测股市的想法归结为一种带有明显“性倾向”的游戏—这种“性倾向”指的是由于社会普遍认知拥有更多的财富会博得异性的青睐,能预测短期股市走向是基于急切希望获得财富,迅速获得异性认可而产生的一种幻觉—而用大量资金进行波段操作也正是投资者应该避免的诱惑之一。

  海外市场的机会

  如果你对海外市场交易规则很了解的话,不妨把一部分资金分配到海外资本市场,因为对于普通股来讲,海外发达市场的机会应该多于中国市场。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受到去杠杆化的影响更剧烈,而且不会像中国资本(2.6,0.00,0.00%)市场一样还处于一个卖方市场—全流动逐渐会把这个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也是大小非的积极意义所在—所以相对资产定价会比较便宜,即使是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下跌幅度超过海外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的普通股的市盈率还是远远高于美国、香港等市场普通股的市盈率。在香港市场就曾经出现过企业的市值低于企业现金存款的情况,虽然这种机会窗口总是一闪即逝,但还是值得投资者关注。如果你是没有单独海外投资能力的公司人投资者,QDII也不是杀人毒药,它可作为一块资产配置放到投资组合里。

  别离开市场

  对于给自己造成重大伤害的事物,任何人都会有回避的本能,资本市场的大涨大跌让很多人受害,也就有很多人因为心理上的回避离开了资本市场。但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如果投资者在这时候离开资本市场,那所交的学费就完全是为别人付出的了。

  别买过量的投资保险

  金融危机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但是很多投资者对这种损失的反应正好与正确道路相反。比如在这种危机情况下,应该保证手中的现金流情况良好,但是很多投资者会将大量金钱投入到购买流动性差、收益低、投资周期很长的投资产品中,而购买的原因只是因为其安全性良好。殊不知购买过多的投资保险毫无必要,因为这种超长期投资不但在容易出现突发事件的时段上侵蚀你的现金流,而且还吃掉了你不少机会成本。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投资保险的安全性当然也是以牺牲投资者一定收益为代价的。

  关注非经常损失的公司

  在一次灾难中,有很多“好”公司看上去很“坏”,这就像很多“坏”公司在泡沫中看上去很“好”一样,这些好公司在一个灾难中犯了我们上边所说的那种价值投资型贪婪,他们会以灾难前的估值来评估灾难中的一些资产的价格是否值得购买,在购买后继而受到大幅度资产减值的拖累,公司资产出现缩水—对于一个有强烈扩张欲望的公司来说,这真是很难避免的—这种缩水虽然令人难堪,但基本没有影响到这家“好”公司的主营业务,更不会因为自产高杠杆危及公司自身的生存,那么也许这家“好”公司还是好的。因为价值投资型贪婪的原因,市场会给这种公司开出非常低的价格,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买入机会。

  外汇市场的机会



如何,应对,激荡,市场
 
热点排行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