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
相信许多投资者都读过林奇阐述自己投资理念的著作,如《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等,这些著作被喻为投资宝典,而林奇本人却将其精炼总结成三大原则:只购买熟悉的股票,自己独立做研究,长期投资。
1.只买熟悉的股票
林奇的理念是,最好的选股工具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常识。林奇很自豪地表示,他的很多关于股票的绝妙主意是在逛杂货铺,或者和家人、朋友闲聊时产生的。由此可见,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投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收听广播得到第一手资料,我们生活的周围和身边就有各种上市公司在为我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你,那么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上市公司自然也会进入你的视野。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研究背景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容易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实上,即便在中国,目前消费概念类股票虽然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市场主导,但也有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处在房地产、零售、食品饮料、医药、家电、轿车、服装等终端消费领域,个人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大量相关资讯,甚至本身就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或体验者,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判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可以用简单的常识找到成功的投资机会。
2.自己独立做研究
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和个人兴趣来收集第一手资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后就要展开一番详尽的研究。在这里,投资者不可以被林奇著作中所描述的简单投资决策所“误导”,林奇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显现而拍板投资,在灵感的背后都有严谨的调研确认工作,这才是他成功的基石。以下几条标准是林奇用来确认一个想法是否可以转化为最终投资的依据:高毛利率。假如是因为某个受欢迎的产品使你对生产它的公司产生最初的兴趣,那么接下来还需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再好的产品,再快的销售额增长,如果仅有10%出头的毛利率,也很难实现长期的业绩增长,低毛利率会使得公司的成长变得非常脆弱,只要稍微有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显著影响公司的业绩,加大我们投资的风险。所以,不能只关注公司表层的销售状况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就匆匆决定投资,还要确定公司的赚钱能力和利润率是否可以持续。PEG。在确定了这家公司基本面出众,不仅产品受欢迎,利润也很丰厚后,还不能决定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有时候,良好的基本面和优质的公司并不等同于好的股票,因为从估值上来看这只股票可能已没有太多的获利空间。所以,林奇发明了PEG这个市盈率除以业绩复合增长率的估值指标来衡量公司股票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即便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很好,但在估值上已有了充分反映,比如PEG在2以上的股票,基本上就失去了介入的吸引力。只有那些估值还没有充分反映公司业绩成长性的股票,比如PEG处于1附近或以下的股票,才有投资的价值。现金流状况和负债率。同许多专业投资者一样,林奇青睐于那些可以将利润顺利转化为真金白银,即现金的公司,并且公司的负债状况不是很糟糕,不会过多地依赖银行借款或债券融资。只有现金流健康、财务负担较轻的公司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经营环境,让投资者放心持有这类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