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最信任的伙伴:查理·芒格
对于人们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芒格很不以为然。他指出,世界并不是划分领域构成的,问题的发生不会只是某个领域内部的因素造成,也不会仅仅靠那个领域内的工具和方法就能得到解决的。“学科”是人为划分成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分工而已。但要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这样划分往往就失效了。人们必须综合各类知识技能,突破学科分工,结合成为新智慧,才能响应新的挑战。这是芒格所谓的“普世智慧原则”。
与“普世智慧”的精神相反的,是“一把榔头打天下”的偏执,芒格对此的批评相当尖锐。许多所谓的“专业人士”,专精某个领域,却倾向于把自己局限在狭窄范围的训练当作普遍适用的智慧。这就好像手中只有一把榔头的匠人,对付任何问题都靠“锤”来应对,难怪他们把各种问题都看成“钉子”了。我们世界面临的许多困扰的一个根源,就是这类狭隘的“榔头主义”。
芒格始终认为投资选股不过是普世智慧艺术的一个小分支。当我问他,中国不少人认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不适合国内股市,有无道理?他回答说,即使在华尔街,很多专业经理人对此也还将信将疑,他们的确难做到位。而经济和金融学的教授们以及商学院的课程不顾实际,误导也很严重,但这不妨碍你针对市场的强势和缺失,找对目标,做对事情。因为终了还是业绩说话。
巴菲特和芒格为什么总能把握动态并作出准确的推断,他们是怎样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的?这次大会上又有人提到,我也请教了他。芒格认为阅读纸质媒体的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报刊里,《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数一数二,任何明眼人无不每天读报纸。他对好书的影响力也极为推崇,不读好书就和文盲差不多。好书能启迪你的理解,凝练你的智慧,是网上的泛览所无法企及的。
芒格解释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思考”,德国著名数学家雅可布的这句名言,是芒格经常引用的。比如,他强调要逆向来运用“80/20定律”,认为正确选择做对于成功有关键影响的几件事,虽然重要,但是不够。我们还必须竭力避免导致失败的几个关键因素,因为超过80%的失败往往是由不到20%的业务(或人事)造成的。琢磨在历史上及你周围发生过的错误,分析它们的肇因,吸取其中教训,才能走出新路来。芒格非常热衷于收集历史上判断失误的案例。他从来不划地自牢,把自己限制在“专业分工”的界限之内,而是从不同的时期、地域、学科、行业来广泛收集教训。他认为人类的成功和人类的失败一样,其教训和启示应该都能触类旁通。
理解犹太人从几个世纪的经营中淬炼出来的80/20的经验法则,多数人只从一个角度,即积极的成功的角度来看。比如说,80% 以上的利润是由不到20%的客户带来的,一个软件系统的20%的功能就足以满足至少80%的需要,等等。芒格提醒我们,从失败的负面的角度,80/20(甚至90/10)的经验法则同样能给人们带来启示:造成大多数的失败和问题的因素常常很少,而且是同样的那么几个。避免它们,甚至根除它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增。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有同样高卓的见解。他认为管理的精义,首先在于“做对的事情”(effectiveness),要比“把事情做好”(efficiency)重要得多。明白“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cy)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的决策能否有成效,非常有价值。笔者有机会时将做详尽探讨。
鉴于高盛受到美国证交所的刑事调查正备受各方关注,而巴菲特介入高盛历来很深并有大量投资,股东大会上这类提问自然占了相当的分量。芒格的回答很有深度,他谈到了金融服务的社会功能和工具创新对交易的促进;同时他解析说,即使一项初衷正当、效益良好的业务,发展过度了,无论是贪欲还是激励扭曲造成的,都会走向其反面,造成很大的危害。政府的监管因此是有必要的。听任放纵过甚,人性原本的缺失必会无节制地膨胀。这次金融/经济危机的教训,是人性缺失群体性地扭曲,有系统地膨胀,危害变得异常可怕。芒格不但认同,防范的重要性要胜过救治工作的十倍,他甚至认为,事先的防范要比任何事后的救治都可取。他认为美国政府牵头的刺激措施,把美国和全球经济拖出前所未有的深渊,是有效和及时的。
在剖析伯克希尔得以持续成功的经验时,芒格非常简要地道出公司的“控股集团”特色。伯克希尔的成功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乃由极端放权和极端集权两个方面构成,一种极有效果的相反相成。极端的分散授权:集团属下的企业有七十家左右,总公司充分授权具体经营而从不干预,一年一次报告,注重长期(一二十年)的绩效而不看季度的波动,从不要求例会也很少电话指令。事实上总部的人员总共才二十八位,也无从管起。另一方面则是极端的集中控制:任何资本的配置运作和激励措施都是由两个人——巴菲特和芒格——做成决定的。在这种“纯粹的”控股集团模式之下,巴菲特和芒格又怎能确保集团的充分授权不会导致“尾大不掉”甚至“道德风险”呢?两人一贯的回答是,务必挑选“好人”来主持工作。
巴菲特从导师格兰汉姆获得的真传之一,是买股票如同获得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之一部(或大部),但真正了解企业长久成长的源泉来自优秀管理者的思想则来自芒格所推荐的菲利普·费舍尔。巴菲特认为这是芒格对伯克希尔的一大贡献,也使他自己的投资和经营理念能够完整,立于不败之地。在大会上,芒格特别介绍了中国比亚迪公司的CEO王传福,认为巴菲特和他之所以改变了伯克希尔不投资高科技企业的惯例,是出于对王传福这个人的品格、能力、理念、热忱的信心,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令他们刮目相看。
在酒会上我也有幸同王传福做了切近的交流。我的感觉是,他相当厚实大气,有远大的追求,确如芒格所高度期许的那样。其实慧眼识英雄的还是李路先生,比亚迪现任大股东之一,芒格的合作伙伴。李路早在2002年就已入股比亚迪,正是他向芒格和巴菲特引荐了王传福,才有了2008年伯克希尔入股比亚迪。芒格和巴菲特阅人无数,他们很快就认定王传福和比亚迪的前程远大,尽管眼下的业绩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
巴菲特和芒格识人用人的本领非常高明,值得敬佩。伯克希尔旗下有将近五十家企业的主管是由巴菲特直接任命,并对他直接报告的。但是这么多年以来,经过多次并购之后,这些主管几乎没有离开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个别因荣休或健康原因的除外)。这个记录单极为难得,尤其在美国,考虑到美国的市场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追求,这个成绩实在比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之类的业绩更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