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格雷厄姆真相调查(上):疯狂的年代
一、疯狂年代的股神
格雷厄姆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美国人给了格雷厄姆很高的评价,比如“价值投资的鼻祖”、“价值投资之父”。2006年美国 《纽约时报》 评出了全球10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多德是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后来成为该校金融学终身教授,和格雷厄姆一同写了《证券分析》 这本书)排名第四。
《证券分析》 也成为价值投资推崇者的经典教义,畅销70多年,今天活跃在华尔街的数10位投资大师都自称是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格雷厄姆也被认为是“华尔街教父”。
1894年5月8日格雷厄姆在雾都伦敦诞生,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族的陶瓷生意也随即破产了,母亲多娜靠到处打点零工养家。
格雷厄姆13岁的时候母亲多娜突然心血来潮,把家里钱都拿去炒股,一个破产家庭的无业妇女都拿着微薄的家底去股市折腾了,说明这个股市肯定是马上要完蛋了。不偏不巧, 多娜一进入股市,股市指数就跌了49%,多娜在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上亏掉了所有的钱,还欠了债。多年后格雷厄姆创立的“价值投资”理论与其说是为了争取赚钱,还不如说是为了尽可能地少赔钱。这大概就是他幼年股市经历的阴影。
青年时期的格雷厄姆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上了美国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格雷厄姆来到华尔街一家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员,工作就是把债券和股票价格贴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是最低等的岗位。
1923年格雷厄姆离开了这家公司,成立了基金,相当于现在的私募基金,资金规模就50万美元,到1929年格雷厄姆的联合账户里已经有250万美元。
股市疯狂的年代成就了他,以格雷厄姆管理的格兰赫基金为例,运作了一年半时间,基金投资回报率高达100%以上!而同期股市平均股价也至少上涨了高达79%。这属于时势造英雄, 就跟2005~2007年一样,神州大地到处都是赚大钱的股神们。2007年某一期 《三联周刊》 的封面尖锐地写着大标题“人人都是股神”。
到1929年格雷厄姆春风得意的时候,美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在股票市场火热的时候:
“一个发疯的乘客愤怒地指责没有在每节地铁车厢里都装上电传打字行情机……”
“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里,在所有的车间都安放了大黑板,一名职员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
“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牧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高音喇叭装在牧场上和牲口棚里。”
在1914~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投资狂潮中,整个美国也都为股票市场所激动着。美国到处是一片经济繁荣的景象,股市经历10多年之久的大牛市后,居民们热衷于谈论和参与股票交易活动,人们沉浸在一片乐观的投资氛围中。有意思的是人人都知道繁荣之后必定是萧条,但是人人都无比乐观: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激动地说:“人人都会富裕,我们每个人都是股东。”
财政部长向美国人民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美国总统胡佛壮志豪情地说:“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
最牛的是1929年10月22日,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欧文·费雪在 《纽约时报》 头条保证:“我认为股票价格还很低。”……两天后世纪大股灾降临美国。
二、走投无路的大师
1929年10月24日,人类历史上迄今最惨烈的股灾来了,史称“黑色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000多名会员全都到场,这是平时从来没有过的。上午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下跌的境地,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狂跌不止。
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缩水了90%!在这次股灾中众多美国富裕家庭一夜之间变成赤贫,跳楼的人数以千计!平时对股市指点江山的经济学家等社会名流也没有幸免。欧文·费雪是当时全世界最牛的数量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年轻时费雪在瑞士旅游时跳入山谷飞瀑下的一池水中,顿悟了如何定义“财富、资本、利息、收入的关系”,随后开宗立派成为一代经济学大师。20世纪20年代,费雪靠发行卡片索引系统成为百万富翁。到1929年费雪持有的股票最多时高达1000万美元!这1000万美元里还有老婆、妹妹、亲戚的储蓄。在1929年股灾中费雪全军覆没,还欠下了不少债务。幸好耶鲁大学很聪明,耶鲁大学把欧文·费雪的房子买了下来,再转租给他,这才避免了债主上门催债的时候把教授赶出门去。
1930年初,亏损还不多的格雷厄姆到佛罗里达州去会见一位商人。老人已经93岁了,做了一辈子生意,老人告诉格雷厄姆说,别在这里空耗时光了,你应该赶紧坐火车回纽约去把股票都卖了,清偿掉债务,然后做你该做的事情。可惜格雷厄姆非常自信,错过了最后的逃命机会。
1930年损失了20%以后,格雷厄姆以为股票市场没事了,急于翻本的他又贷款抄底股市。然后的事情,用格雷厄姆的话就是“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的越来越糟”,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实质上已经破产了。据其回忆录中说:
1930年共同账户最糟糕的财务年度,亏损50%。
持续5年没有从共同账户上得到收益,靠教书、写作和审计维生。
与海兹尔的婚姻出现问题。
1931年共同账户又亏损16%。
1932年共同账户再亏损3%(250万美元已经损失70%)。
幸好当时没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说法,那年头流行的投资真理就叫“跑得快”,也有个别相信股市有“神”的投资者,有一位叫鲍勃·马罗尼大款,特别相信格雷厄姆就是股神,把上百万美元都放到格雷厄姆这儿让其投资。等马罗尼要用笔钱还债、急需用钱时,格雷厄姆告诉马罗尼,您这钱基本已经没了。马罗尼是一位爱尔兰铁血硬汉,当时就崩溃了,眼泪跟下雨一样完全失控……
其他客户也纷纷后悔相信了格雷厄姆,纷纷把钱都撤走了,格雷厄姆没钱可管,公司只得关门大吉。格雷厄姆的故事本来已经到了大结局部分,可是峰回路转,格雷厄姆的合伙人纽曼的老岳父来救人兼抄底了,新投入了点钱,公司才勉强撑了下去。
1934年后格雷厄姆的戏剧人生突然180度大逆转,为了谋生他写出畅销书《证券分析》,这本书大受欢迎,作者到处签名售书,稿费在当时是天文数字。
在投资上格雷厄姆也突然时来运转,格雷厄姆的时代来了!
股神格雷厄姆真相调查(中):投资大师用自己的方法都不赚钱
格雷厄姆并没有靠他所提出的定律赚到大钱,他靠的是1948年买到的政府职员保险公司的股份而发的财。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
罗伊·纽伯格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1939年他创立纽伯格—伯曼投资公司,其公司曾经管理的资金达500亿美元,他创立了无佣金共同基金。
罗伊·纽伯格曾经是一个公子哥,家里有钱,跟我们这里“富二代”不一样,罗伊·纽伯格是特有品位的公子哥,特别酷爱艺术,年轻时就把整个欧洲游历遍了。1928年他读到 《凡高传》 时,觉得凡高的生活际遇太凄惨了,自己想支持艺术事业,帮助艺术家们,但是自己不能坐吃山空,就跑到华尔街赚钱去了。
所以纽伯格属于靠着理想活着的人,这种人对钱没感情,反而容易赚钱。据说他炒股68年,没有一年是赔钱的,特别1929年格雷厄姆垮了,但他躲过了股灾,1987年股灾又来了,他又躲过去了,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
作为格雷厄姆的同龄人,在投资领域又属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的话是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
罗伊·纽伯格说:“格雷厄姆并没有靠他所提出的定律赚到大钱,他靠的是1948年买到的政府职员保险公司的股份而发的横财。因为这家公司名称里有‘政府’一词,老百姓还以为政府职员保险公司是特别稳健的股票。但其实不然,它与‘政府’毫无关系,它最初是保险那些险情高的司机的,因为许多司机是政府职员。当政府职员保险公司成为一个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公司时,格雷厄姆的股份价值几百万美元。……格雷厄姆去世后,许多人还按照他的理论去做……”
仔细琢磨发现,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确实没有经历真正的考验。
1933年前格雷厄姆几乎赔光了钱,比较辉煌的是他在大萧条之后的投资业绩,他一直到1956年退休。但是在他1956年退休之前的15年间,美国股票市场只有3年小幅度下跌,其余12年都有明显上涨的,属于“人人都能是股神”的大牛市。“价值投资”理论并没有真正接受过熊市的考验。
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终于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 《证券分析》,后来几乎统治整个投资界的“价值投资”的理论从此诞生了。不过在这本“价值投资”的经典书籍出版的时候,作者本身实在没有什么成功投资的记录。
1934年格雷厄姆写完这本书,连格雷厄姆本人也没有真正对书中的理论有过充分的实践,这本被价值投资者奉为经典的书实际是大股灾中投资失败后的反思,不是成功投资之后的总结。
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了,而在1937之后的长达35年时间里美国股票都在上涨,“价值投资”在美国并没有接受过大熊市的考验,在美国30多年大牛市背景下,价值投资理论成了华尔街所谓的“金科玉律”……股神格雷厄姆真相调查(下):被掩埋的历史
我不再提倡通过证券分析技术来寻找优越的价值投资机会的观点。——格雷厄姆
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之前不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发表了对价值投资的最后论断,价值投资创始人的最后论断今天却因为某些原因,被刻意隐藏、回避。
格雷厄姆当时已经意识到价值投资很难再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他极具前瞻性地说:“我不再提倡通过证券分析技术来寻找优越的价值投资机会的观点。尽管在40年前,这绝对是对投资股市非常有益的举动,但今天的市场形势已经与以往大大不同。以前一个拥有良好教育的证券分析师可以通过详细的研究,轻而易举地找到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今天仍然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他们能否让自己的努力不至于付之东流,能否找到真正的超额回报,以弥补与日俱增的成本,我对此持怀疑态度。”简单地说价值投资或许有用,但1976年格雷厄姆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价值投资的时候,价值投资已经变成了费心费力、不赚钱的技术。
今天美国价值投资的信奉者和宣传者完全不愿意提起格雷厄姆临终接受采访的内容,可能是出于执着的信仰或者某种利益的需要。价值投资的盛行,除了诞生后立刻碰上美国长期的大牛市之外,这个理论也确实既理性又符合某些人的利益,只是没有证据显示能获得超过市场平均的收益。
早期美国证券业很不规范,有一些空中交易号子,实际类似一个赌博公司,它和客户对赌,赌的是股票价格的涨跌。如果客户买入一只股票,那么在空中交易号子去填写一个单据,作为买卖凭证,但只是虚拟的买卖。如果客户买对了,股票价格上涨了,那么客户赢钱;反之,股票下跌的话,客户的钱就全部亏给空中交易号子(另一位传奇投资巨星Livermore就是从这里发迹的)。
当然正规的公司还是有的,主要依靠从客户的买卖股票中抽取高额的佣金而获利,所以,只有让足够多的客户来交易才能赚到佣金。在1929年股灾之前,股票市场很红火,当时美国的券商雇用大批股票推销员在城市的街道上、在乡镇里、在几百家小银行内、在千家万户门前,向市民们和农民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炒股的好处,把老板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转卖给这些不知行情的散户,推销员从每笔交易中获得手续费,老板的公司也从中获利。
推销员还把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卖给老百姓,但从不告诉老百姓这可能会赔钱。为了吸引更多的妇女入市,许多证券经纪商还专门设立了“女士专用房间”,有时还配有简易的免费美容院。在这里,女投资人可以从大黑板上得知最近的行情,女股民已占总投资者队伍的20%。证券业在当时一片兴隆。
1929年股灾之后,人们发现股票的风险巨大,斥责股票市场是“荒诞、骗人、食钱的东西”,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这个时候机构急于找个替罪羊,1929年之前投资方法和理论的错误也成为券商摆脱自己罪责的重要挡箭牌之一。1929年股灾之前,市场认为先进的投资方法是道氏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或指数的历史轨迹来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走向和趋势,和今天的技术图、表分析类似。这个理论容易引起股民投机的行为,也显得不够理性。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引导人们理性投资,强调投资就是先要保证本金的安全,正好迎合了当时人民“安全第一”的心理。然而美国读者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刚刚在股灾中差点破产并且把钱交给他管理的投资者都赔了钱。
“价值投资”确实可以引导大众理性投资,但是凭此想获得超过市场的收益是很难的,这一直是学术界主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