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上午,在奥马哈一百多平米的活动俱乐部(Omaha Field Club),来自全球8所高校的100多名MBA、EMBA学员如约来到这里,南大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此次活动,被安排在最前排就座。巴菲特身着深色西服(后来在谈话中提到是中国制造),精神矍铄,笑容可掬。两个多小时的问答在8所学校间轮换,无所不包的问题,大师一一作答,所有聆听者在仰望大师胸怀与智慧的同时,无不被他的平实和幽默深深感染。
谈全球经济
地震将影响核电产业前景
问:你怎么看待日本大地震(的影响)?
答:短期内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也要看到有些其他积极的刺激,比如灾后重建可以创造机会。海啸过后一周我去日本参加一个公司的开业庆典,这个公司距离福岛核电站大概25英里。在我看来,日本经济在今后三年会变得更强。这正像是美国在“911”之后,虽然暂时瘫痪,但不久就恢复过来。我不认为这次灾难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复苏。但这个事件,可能会对美国核电产业的前景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核电工业花了30年才从三里岛核泄漏事件造成的影响中摆脱出来。本来反对发展核电的声音逐渐减少了,但是这个时候再次点燃了人们的担心。
我不认为全球的生意价值会因为这个事件而减少。这样的灾难事件还会发生,我经营保险业务,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大约300年前,那次地震曾经造成了密西西比河倒流。我们向加州的一位修女出售了地震保险,我对她说,如果你看到周围有地震的异常现象,就尽快给我打电话,我就好尽快把地震险这个产品取消掉。总体而言,我认为日本地震是一次悲惨的事件,是人的灾难,但是不会是影响全球的经济灾难,我并不会因为这个事件而改变我的计划。
楼市供过于求会慢慢改善
问: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改变人们的习惯。这对未来投资策略和投资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大众恐惧的时候会不买房子车子,经济活动冻结了,解冻却需要一段时间。然后我们会看到,政策和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慢慢起作用,信心会慢慢恢复,虽然恢复的进程不是均等进行的,例如住宅房地产就还没有恢复,但我们已经不在悬崖的边缘了。美国政府可能动作有些笨拙,但是当需要速度、力量和想像力的时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做到了。长期来说,一切都会慢慢的稳健的恢复过来。
问:能预测一下明年住房情况吗?
答:住房六七年前就出现了不平衡,供给两倍于需求。2005年我就卖了旧金山的两处房子。那个时候人们觉得房价会涨。现在美国各个地区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但我觉得人为的去刺激需求是不对的,这样只是在拖延问题。民用住宅建筑情况会慢慢好起来,也会大大改善失业状况。
中国30年转型激发活力
问:您能谈谈市场经济体系对现代民众价值观的影响吗?
答:美国仍然有至少三个特点: 1. 我们相信每个人能做任何事,机会无处不在。2. 我们相信法律的原则。3. 我们相信市场体系。这三个特点,虽然并不完美,却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你把今天的新闻和18世纪90年代的新闻比较看看,或者比比看220年左右的历史,人是一样的。而在中国,过去30多年就有非常快速的发展,你能看到那种转型。虽然两个国家的体系不同,但因为中国人的观念发生改变,因此激发了潜能,大家都往同一个方向努力。
世界上有些国家看到美国的发展,会做一些模仿照搬,但我始终认为市场经济的体系可以激发个人的潜能,做出巨大的改变。中国就是个神奇的例子。我的衣服都是中国产的。3年前我在中国遇到一位李女士,她30年前使用缝纫机,现在却雇佣了50000人。她的故事代表了中国的发展。
谈倡捐缘由
问:能告诉我们“Giving Pledge (捐赠承诺)”行动是如何形成的吗?
答:我们三个创始人并不记得有一个确切的时点创想了这个行动。
首次聚会邀50人说自己的故事
大概是几年前,我们在谈慈善,当时想,把一些知道他们也关心慈善的富豪朋友,找到一起也许很有意思,一些朋友可能我们认识并不是最了解的,在一起聊一聊慈善哲学,聊我们是如何成功的,聊他们是如何做慈善的。
于是我们找到了大卫-洛克菲勒,他是国内慈善方面的权威,问他能否帮助安排一个在纽约的晚餐,我们来建议邀请那一些人,来谈一下这个话题。他非常欢迎这个想法,我们发出了50份邀请,有些携带夫人出席,有些就一个人来,其中包括Ted Turner,Bloomberg等一些可能对慈善感兴趣的人。
就在两年前,我们在纽约见面了。当时我对于事态会如何发展也没有把握,担心有些人有自大的心态,有些人很注意隐私,但是这些人多少原来都相互认识。所以我们在一起晚餐,我要求每个人都解释他们的是如何获得财富的,以及他们慈善哲学。你知道有些人是生来就是巨富,有些是后天努力获得的财富。
我先讲了我的故事来打破气氛,然后大家受到鼓励,就开始纷纷发言,结果讲了整整2个半小时,大家分享了一些非常个人的故事,比如是否计划在去世前把钱花掉,还是捐给慈善,是否让孩子参与这些慈善,他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些慈善。结果谈得非常精彩,大家对于彼此的故事都很感兴趣。故事很有说服力。大家决定下次再来一次这样的晚餐聚会,后来在西海岸和纽约又各有几次这样的聚会。
形成松散组织开始走访海外
总之,大家自愿慢慢形成了这样松散的一种组织,共同从道德上给出了捐赠的承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则我们可以经常聚会,相互学习,避免在做慈善上可能犯的一些错误。二则这些行为公开化,有可能逐渐上规模,促成社会规范形成,这将会影响社会下一代人的慈善行为。
特别是当Mark ZuckerBerg也签署承诺的时候,影响力就更大了,他有完全不一样的听众,这些人现在大概只有20多岁,现在可能还没有太多财富,也没有想未来会如何捐赠,但是他们年老之后也会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这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人不愿意思考死亡,以及如何处理后事,所以倾向于推迟这个思考,我们希望触动大家早一些思考这个问题,我问一个已经75岁了的朋友,你觉得你的理性思考能力是现在强一些,还是在95岁身边有个金发女郎的时候,更强一些呢?这样一说,他就明白了。
我们的Giving pedge组织现在有60多个人,我们在中国见过50到60位富豪,在印度见过约70个富豪,我们不强求别人也加入我们这个组织,他们有不同的文化,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我们只是告诉他们我们在做的事情,然后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也许会选择不同的做事情的方式。
倡议10亿美元富豪捐出一半财富
大家都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这让我印象深刻。在中国我们需要一个口译员,她翻译得很棒,在印度我们不需要。虽然在中国需要通过翻译交流,而且我认识的人不多,但是当他们发言的时候,他们和美国的富豪讲得一样精彩。谈到做慈善的时候,他们担心什么,他们会为什么感到骄傲,他们的慈善计划是什么,政府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们的慈善行为,他们讲到了慈善的方方面面。
今年几个月后,我们会再次聚会,如果有些其他国家的朋友非常希望来美国参加这个活动,我们会非常高兴邀请他们。你们可以上givingpledge.org 去了解更多,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读一读他们的承诺信,你会发现他们发自心底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
我们主要向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发出呼吁,希望他们捐赠50%的财富,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还剩下5亿美元的财富,我不觉得我是拿着枪在逼他们捐钱。拿我来说,我有所有我想要的东西,孩子们也都过得很舒适,所以我有非常多的剩余的财富,如果我把这些对于我而言不是最有用的钱,变成对于其他人很有用的捐赠,这其实是非常理性的行为。
我并不赞成设立永久基金会的方式来捐赠,我赞成在当下找到我信任的有能力的人去实施捐赠,而不是留给后人,等待50年后有一个子孙也和我有一样的慈善之心,然后再由他去捐赠。
谈投资标准
选择看得到未来的企业
问(南大提问):在像中国这样新兴经济体里,您寻找“好公司”来投资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们不选择在小的经济体寻找机会,因为我们的生意比较大,而中国机会很大。在那儿我们的标准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我们会寻找那些能让我看到五年、十年、二十年未来的行业,并且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同时我也会观察那个公司在行业里的位置。我会看管理团队和投资价格。
大约八年前,当我决定投资中石油的时候,我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坐在办公室里读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当然,是英文的。我读完报告就发现这家公司是与众不同的,值得投资。然后我看了看市场的价格。
同时有一家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也在备选投资,我依然选择了中石油。可惜中国政府有90%多的控股,而我们只有1.4%,所以我的看法是我和中国政府共同控制中石油,我们一起投票就能控制这家公司。
问:请描述一下您的投资评估,有什么数据吗?
答:不靠别人去评估,也不依赖那些冗长的数据,我凭自己做评价。我投资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很多年了,如果你是可口可乐,你会发现一直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人希望推出各种产品来打败可口可乐。
所以为了保护这个经济城堡,我需要非常好的骑士,我有非常优秀的团队在镇守这些城堡,而且我看到护城河每天都在加宽,对手越来越难出售有竞争力的产品。当时我买的时候企业值8000万到9000万美金,现在奥马哈单店价值4亿美金。
好公司一定有信心提价
问:您如何判断哪个行业或者哪家公司有没有得到充分估价?
答:给你举个例子吧,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叫Sees Candy (注:巧克力品牌),赚了很多钱。我们在1972年买的这家公司,自从那以后到现在30多年,每年12月26日,我们就提高一次价格。不管原料涨跌我们都涨价。
但是人们还是会买,因为男孩子从16岁的时候就买See‘s Candy送给女孩,那女孩会亲他一下,这形成了种习惯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时候价格并不是决定左右的因素。我每年秋天都去镜子前面问问:镜子镜子,今年See’s Candy涨多少呢?在确定公司是否属于估价较低以前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定期提高公司产品的价格有没有信心。也要了解提价后竞争者采取的行动。
顶尖的商学院是不用担心提高学费的影响的,虽然对于各个学院的教育价值无法做定量,但父母都会觉得学费越高,教育质量就越好。
问:您的成功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最好的榜样是什么?除了保险业,还有哪个行业您觉得是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流呢?
答:对的。保险业是个好的例子。我们卖的是哪怕你不想买也得买的产品。我们选的模式都是大家需要的。我们在美国铁路上的投资,建铁路非常贵,但是相对于汽车,火车的速度快。我们有各种模式,比如合作模式、个人模式。我也买过那些根本没有任何模式的公司。
谈人生理念 做事业一定要自己喜欢
问:对现在年轻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建议?
答:如果说建议的话,唯一一个就是要顺着你的热情走。我有三个孩子,他们做的事情都不相同。找一个你愿意全身心去做的工作,这就是我正在做的,我都八十了,当然也可以去做其他事儿,但我选择继续我的事业。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我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但你们能想清楚也能找到。我23岁时找到了份工作,我不会太关心薪水问题,只对我做的事感兴趣。
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
问:您觉得哪种特质能够让人的潜力都发挥出来?
答:如果你和我玩过这个游戏后自己就能找到答案。想象你身在一个20人的教室里,我给你一小时选择购买班里的一个人的余生,你观察身边的19个人,你以什么做选择标准呢?智商最高的?分数最高的?老爸最富的那个?我会让你列举选择的标准,不是智商,也不是成绩。你会选择让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你愿意和他工作的人。这些特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从高中开始,你就养成了让人愿意和你工作的特质,很多事就会改变,所以尽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正确的崇拜对象能帮你走出迷失
问:说说哪些经历影响了您的成长呢?职业上的或者个人的?
答: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父亲和第一位妻子的影响很大,他们是我的老师。职业上,Ben Graham,Charlie Munger和Tom Murphy三位的影响最大。我非常非常幸运我崇拜对了人,这很重要。父亲是第一个影响我的人,人们的最重要的职业之一就是抚养孩子。有很多关键的时刻,我知道父亲相信我,这对于我有巨大的影响。我的妻子对我也是。而在遇到Ben Graham之前我并没有形成投资理念。Ben是旧约,Charlie是新约,Tom Murphy教我如何运营。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人。
问:在您的一生中有没有一瞬间迷失了自我?
答:我倒不认为那是个瞬间。12岁的时候举家迁到华盛顿,原有的生活都被打乱了,我有点变坏。那段时间我比较叛逆。我结婚5年里,也有变化。但是都是个过程,而不是某个突然的瞬间发现世界改变了。因此时时要向别人学习,幸运的是我遇到很多有趣的人,选择正确的崇拜对象很重要,会帮你走出迷失。
问:有那么多写你的传记,哪部是你最喜欢的?或者说你把哪部推荐给年轻的投资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你的投资哲学呢?
答:如果想知道我的思维方式,我推荐由Larry Cunningham写的。这本书将我40年的思想组织起来,很好读。有关于投资的思想和管理的思想,Larry Cunningham的书最好。而就传记来说呢,可能Roger Lowenstein的更好,Alice Schroeder长了一些。有些人喜欢隔一两年就写我一两本自传。Janet Lowe的书也值得推荐。我的传记写来写去已经变成个小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