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详情

股票600988丨股民应该有怎样的“财富”观念

股民应该有怎样的“财富”观念

在贫富差距是个大问题这篇文章里,我提到了收入分配中的“绩效导向”,即为社会创造了更多财富、把蛋糕做大的人,理应获得更多收入。

但在现实中,就算抛开权力对收入分配的干扰,我们也经常发现获得了高收入的人未必比低收入的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比如早几年,煤老板、 矿老板成为了国内最引人注意的高收入群体,虽然他们从未登上所谓的富豪榜,但煤老板群体的一夜暴富依然被指为不正常;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体育明星、影视歌星的收入也比科学家、哲学家要高不少,而同在音乐行业,地下丝绒、Sonic Youth能和那些在舞台上蹦蹦跳跳、不知所云的二货去比收入吗?这里我决没有贬低明星和煤老板的意思,但如果说他们获得了应该获得的收入,那么像科学家、哲学家是不是就在收入分配中吃亏了呢?

这首先和我们对绩效的评判有关,不仅评判绩效的标准有其时代性,评估绩效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就连我们对评估对象本身的认识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小甜甜的影响我们现在就看得透,而地下丝绒的魅力,经过几十年,才变得越来越清晰,过几年,可能知道小甜甜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而地下丝绒却依然可以源源不 断地吸引新的歌迷。

但归根结底,这个问题和我们对财富的认识的有关。我们经常把金钱视同为财富,但实际上金钱并非就是财富。财富可以是器物,像房子、田产、汽车、家具、瓶瓶罐罐等都是财富;财富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知识、思想、艺术等等,其实体育也是精神层面的财富,因为体育最大的作用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财富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精神财富的价值越来越超过器物财富。iPhone比山寨机更值钱不是因为iPhone的物料成本高,而是因为iPhone融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技术,所以iPhone不仅比山寨机贵,利润率也高得更多;在iPhone的生产链条里,苹果占了大头,提供关键原件的设备商占中头,而组装商富士康只能拿最小头,收益的递减其实也是知识投入的递减;而一个人买了iPhone,却放在家里不用,iPhone对他价值甚至不如一个使用中的山寨机,不用的iPhone仅仅只有不断贬值的器物的价值,只有使用才能唤醒它巨大的、远超其器物价值的精神价值。

财富的另一个特点在于,财富的意义不仅是拥有,还有交换——以我有的换我需要的,更准确的说是以别人需要的换我需要的。从根本上说,衡量一个人拥有 多少财富,不单是看他有多少财物或者多少思想,而是看他的财物、思想对其他人(社会)有多少价值,因此“创造价值”这个词天然地就包含了两层含义——创造的成果本身有价值,同时这个价值可以为其他人所用,并产生正向的作用。比如,凡高画作的价值。

再说说金钱,正是在交换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金钱才得以产生——金钱,既是交换的媒介,又是价值衡量的标准,虽然名望、历史评价等等也都是衡量财富的标准,但它们都无法像金钱一样做到量化,也就无法替代金钱独特的作用。

但金钱这个标准也有其局限,它的缺陷在于金钱标准是即时的,它缺乏历史的时间性,再加上价值评判存在的局限性,仅以金钱做为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看到的只能是一个片面的价值。

比如贝利,他踢球时的工资、他转会纽约宇宙队的身价还比不上现在的一个三流球员,但他获得的历史地位、被赋予的历史影响,是今天100个三流球员加起来都无法仰视的;再比如卡夫卡,他生前没有享受过他的作品带来的一丁点好处,但他的作品从被发现那一天起就成了全人类的财富,现实也许亏欠了他,但历史没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拥有)价值的总和总归会在历史面前变得公平。

过于看重金钱,把精力花在抱怨现实的分配不公对有志于创造的人来说是有害的,那只会让我们变得短视,让工作因急功近利而本末倒置,最终损害创造可能产生的价值,并让创造失去乐趣。

对富于创造力的人来说,创造价值远比占有金钱要更快乐。

 
热点排行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