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技巧:不是“股”不行,是“你”不行
格雷厄姆对成长投资成见不小,甚至直接拿费雪的成名作德州仪器开刀。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德州仪器在6年间,股价从5美元涨到256美元,期间没有支付过一次股息,而其每股利润从40美分上升到3.91美元。(其股价的上涨幅度,相当于利润上升的5倍,这正是此类热门股的一般特征。)但是两年以后,其利润下降了近50%,股价则下降了80%,跌至49美元。”
格老接下来的评论是:“如果股票选对了,买入的价格适当,并且在巨大的上涨之后、可能的下跌出现之前将其卖出,则会出现奇迹。但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这种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费雪坚信企业的未来可以把握,而格老则认为投资世界的未来是不可知的。费雪强调的是最后的结果,中间的过程可以置之不理。格老强调的是投资的过程,至于未来的结局,既取决于投资者,也取决于上帝。他关心的是:在下一次经济繁荣到来之前,企业是否还活着;在黎明到来之前,我,是否还活着。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动荡的、琢磨不定的经济环境无法让格雷厄姆对成长投资产生足够的信心的话,顺理成章。但是70年代格雷厄姆在新版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仍然对成长投资心怀戒意就很值得玩味了。
因为在这40年的时间里,尤其是伴随着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的迅猛崛起,许多大公司如可口可乐、IBM、波音、通用都已成为世界的霸主。格雷厄姆不可能不知道伴随这些企业成长的巨大魅力。
我想可能是:
1、格雷厄姆认为普通投资人没有“开天眼”,无法从一个公司弱小的时候就能判断出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公司;
2许多看似前景很美妙的小公司,在中途就没落了甚至于夭折了,其存活率不比熊猫宝宝高多少(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下,看好创业板、民营企业的投资人,尤其应该警惕这一点);
3、人性决定了普通投资者在某只股票低迷的时候,即使基本面一切安好,他也没有胆量买入,而只有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只好股票的时候,他才随着“羊群”放心大胆的买入,而这个时候,已经价格不菲了;
4、是不是成长性公司,都是事后才发现的,但人们很容易把这种发现归功于自己的英明远见而不是运气。而一旦人们把这种“英明远见”再次应用到股市的时候,却发现,咦,这次怎么不灵了?
例如,有人喜欢业绩优秀的新股、次新股,认为它们未来成为超级大牛股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主板里的“黄脸婆”。
其实这种观点颇具误导性。
其一,业绩优秀的新股和次新股都快被基金挤爆了,大家都盼望下一个傻瓜来抬轿呢。这几年创业板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在高位买入了这些股票,或者坚持做泰山顶上一棵葱(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即便是某只股票有幸成为一只大牛股,但一旦遇到基金大回撤,那你实际获得的利润与你预期的利润也相去甚远。
其二,这些新股次新股未来成为大牛股的几率确实要大大高于主板的老公司股票,但反过来讲,这些新股次新股的死亡率也同样大大高于主板的老股票。
虽然格雷厄姆对成长投资颇多微辞,甚至把费雪的得意之作当成风险教育的典型案例。但这并不表明他对费雪的超凡能力持否定态度。
例如在《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中,格雷厄姆针对“前景分析和集中投资”有这么一段话(以脚注的形式):
“一些非常优秀的分析师可能会在这项工作中不断地取得成功——他们事先知道那些公司值得深入研究,而且有设施和能力去从事这项研究。关于这种方法的详细内容,请参见菲利普、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
我推测,格雷厄姆应该是认真拜读了费雪的著作了,并对费雪的“成长派”宗师地位还是很认可的——不然他也不会推荐这本书。
显然,尽管格雷厄姆对成长投资表现出了深深的怀疑和极大的担忧,但他还是相信如费雪这般聪明绝顶的人是可以尝试这一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注定是与成长投资所带来的令人艳羡的财富无缘的。)
实际上,格雷厄姆又何尝不是一位如费雪般聪明绝顶的投资天才呢?
因为他本人就做过一次堪称经典的“成长”投资,那就是收购GEIGO公司。在这支股票上他赚了200多倍。但从事情的经过来看,格雷厄姆这次投资类似巴菲特的活儿,因为他成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他又如何评价自己的这次投资呢?
他说:“华尔街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赚钱和投资方法。另一个不太明显的意义是: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说一次极其英明的决策(我们能将两者却分开吗?)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有准备和具备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的基础并获得足够的认可之后,这些机会之门才会向其敞开。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手段、判断力和勇气,才能去利用这种机会。”
就像格老所说的:“我们不能指望所有聪明的投资者都能有同样绝佳的经历,积极投资者在华尔街这个大型的热闹场面中,应该能够同时寻找到快乐和利润,兴奋肯定是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