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了一下,最初在2元多买了一只股票,挣几毛钱就卖了,3元多又买回来,挣了几毛又卖了,最后在10多元买了深宝安,套死了,后来在5元多割肉;用友软件上市当日,我80多元买进,当天涨到100元,第二天不知道跑,结果又套死了,最后50多元割肉;基金裕元上市,我2.45元冲进去,当天弄了个空欢喜,第二天停牌,复牌后配股,最后还是没赚到钱,认赔出局。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买股票千万不要追高,风险太大。
在熊市被套时及时止损很重要。红光股份上市时,我看它只有6000多万股的流通盘,开盘价也只有10多元,觉得挺便宜,就买了2000股。谁知道,第二天一开盘就跌,于是马上了结,当天赔了2000多元。后来,媒体揭露了红光股份通过造假和虚增业绩骗取上市,再后来,退市了。回想起来,要不是当年及时止损,恐怕早赔光了。
在牛市中更要学会捂股。这轮牛市,我是2005年11月入场,买了滨海能源,结果在2006年3月以2.98元卖了,而且是在股指1300点时清仓。后来感觉牛市来了,就又全仓买入一只2元多的股票,一直拿着。该股在今年一季度顺利完成股改,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到11元多。我及时了结了一半,另一半就全是利润了,到现在都没全卖。和1996年时的操作相比,死捂股票比来回做差价赚得多多了。
股民?老霍
点评
投资成功不是靠晦涩难解的公式、计算机运算或是股票行情板上股票上下的跳动,相反的,投资人要能成功,唯有凭借着优异的商业判断,同时避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受到容易煽动人心的市场情绪的影响。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要能够免除市场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理论铭记在心。--巴菲特
必须为霍先生两年来的成绩鼓掌。但如果以投资家的眼光观察,霍先生或许还应该重新反思"捂股"的含义。熊市被套要止损,牛市来了要捂股,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谁又敢说能把牛熊界定得泾渭分明呢?除非我们总在事后从K线图的右边向左看。按照巴菲特的理论,回避左右情绪的"市场先生"理论的基础是:多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研究,少一点市场估值的思维,因为长期来说,内在价值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所以,投资成功的关键不是操作纪律,更多的是投资目标的价值是否低于市场价格,如果是好股票当然值得捂股,比如可口可乐,但如果是垃圾股就终究会有"坐电梯"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