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18年后的民企违约兑付率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18年之前违约的民企兑付率为19.61%,远高于同期国企违约之后的清偿率,但是18年之后违约民企的兑付率快速下滑至6.92%。民企违约率下滑的背后实际上反应的是外部支持力度大增的当下,民企道德风险愈演愈烈,在“保公司”和“保信誉”开始倾向于选择前者。
18年民企违约之后兑付的方式主要分为几类:
(1)追讨应收账款:中安科通过公司催收账款和筹措资金完成15中安消的兑付工作。应收账款过多在违约前对于公司变现能力有负面影响,但违约后却可以提供偿债资金来源,关键在于应收账款的质量。
(2)自筹资金、破产重整:宁上陵集团以企业自有资金偿付12宁上陵/12宁夏上陵债利息及部分本金,后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自筹资金是民营发行主体的主要兑付方式;破产重整适合于本身经营仍有好转可能的债务人,但投资者应注意破产重整法律程序、重整时间、清偿顺序等问题。
(3)抵押、引入战略投资者、寻求政府帮助:洛娃集团主要通过这三种方式兑付逾期本金。说明民营企业也有可能获得政府的外部支持,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有效帮助公司缓解流动性难题。
(4)处置资产、担保质押:为解决“15金鸿债”兑付问题,金鸿控股(5.900,-0.66,-10.06%)提出担保质押方案,由子公司、控股股东等提供保证担保。
(5)出售成熟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清除部分投资业务线、退出董家渡地王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长城资产等举措之后,完成16民生投资PPN001的兑付。说明土地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企业可通过土地资产抵押再融资获得流动性。
(6)技术性违约:河南众品、三鼎控股、东辰集团、中民投出现出现技术性违约,均已全额兑付本金或利息。“技术性违约”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发行人在经营、财务、内控等多方面的问题。
1.违约后,哪些民企在兑付?
自2014年第一起债券违约至2017年12月31日统计截止,国内共122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848.41亿元。然而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26日统计截止,国内共183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1,569.07亿元,数量与金额均超过前四年总和,2018年至今信用债市场出现大规模违约潮。
在2018年至今违约的183只债券中,共133只债券为违约民营企业债券,涉及金额779.96亿元,数量占比72.68%,金额占比49.71%。违约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多元化工、基础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山东、北京、河南、上海等地的违约民营企业数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