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面临内部减税降费与地方政府债务等财税压力、叠加外部贸易摩擦中对国企竞争中性的诉求,倒逼改革跑步前进。我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试点两个阶段后,国企改革“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进入自下而上的第三阶段,主要特征是微观主体实践倒逼整体改革,监管为其提供改革通道,实现放中有管。具体有四大抓手:第四批混改、区域综合改革、双百行动、两类公司试点。
▍内部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地方债务压力不减,国企提质增效以支持财政是重要应对。
2019年近两万亿减税降费以激发市场活力,而赤字规模仅增加不到4,000亿;此外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近年来迅速增加,还本付息压力日益严重。一方面,李克强总理两会时表示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一步改革提升国企效率以增加利税是可行的补缺口措施;另一方面,总规模400万亿元的国有资产进行部分合理出售有望缓解财政的燃眉之急。
▍外部贸易摩擦倒逼国企加快向竞争中性改革。
贸易摩擦中,美方所谓的指控之一是中国对国有企业的各类竞争性补贴造成市场地位不平等。一直以来国企改革强调各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推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谈判焦点与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国企继续向竞争中性加速改革是大势所趋。
▍我们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企改革分为三大阶段:顶层设计阶段,自上而下试点阶段,目前内外倒逼下的自下而上加速综合改革阶段。
2013-2015年,“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支撑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制度框架。
2015-2018年,以由发改委推动的垄断性领域混改和由国资委牵头的央企合并重组为代表,自上而下重点推行了十项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就。
2018年新任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表新阶段改革决心。
我们认为,让有意愿的微观主体大胆闯进而倒逼整体改革,监管方面为其提供多条改革通道,实现放中有管,暨“自下而上”成为第三阶段的主特征。
▍新阶段抓手之一:第四批混改试点。
试点数量超过100家,完全竞争领域允许民资控股与可能引入的特殊管理股制度或为最大亮点。根据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等人的公开讲话,第四批混改试点数超前三批总和,提出“在重点领域混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完全竞争领域的混改将允许社会资本控股”,在量和质上均有重大突破。
此外,特殊管理股凭借其独特的“一票否决权”有助于解决决策权与控股权的矛盾,2015年《关于国有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已提出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但并未在前三批混改中落地,第四批混改试点中有望实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