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详情

一揽子普惠金融实招加速落地

  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务院总理李 克强6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的措施,决定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已达10.3万亿元。而根据目前透露出的政策信号,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出台针对性的措施来助推普惠金融发展。一方面,在深化利率市场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灵活运用,精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监管工具箱将进一步完善。据悉,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建立普惠金融服务考核评价体系,也正在加快推动普惠金融相关领域立法以及着手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21至2030)。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股票学习网,相关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是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随后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则明确提出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原则要求和实施方案。最近两年间,为了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货币政策、监管政策、财税政策均在不断优化。

  以货币政策为例,央行更加注重发挥结构性工具的作用,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政策考核标准扩大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2018年以来四次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共计60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今年,还建立了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

  而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管政策也更为突出“差异化”的特点。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巡视员张金萍表示,2018年,银保监会提出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义,作为监管重点引导支持的口径,并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对这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在监管考核、资本占用、不良容忍度等方面都有差异化的政策安排。而财税政策方面,财税部门对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利息、保费收入实行增值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优惠,延续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在政策红利源源不断地释放之下,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机构,均加大了业务创新和投入力度。建行自去年末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连续下发多个文件,在强化信贷政策支持、增加资源配置,优化绩效考核、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服务新模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能力,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可获性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和工作要求。平安普惠则逐渐探索出金融科技为基础的开放式聚合借贷服务平台模式,使业务在稳健运营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使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监管部门人士多次表态称,普惠金融政策和实践是一个持续推进、层层叠加的过程,而非“运动式”的短期行为。从最近监管部门释放的信号看,未来政策将继续推动普惠金融在增量、扩面、降成本、防范风险等维度间平衡发展。

  货币政策方面,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提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推动银行降低贷款附加费用,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LPR(贷款基础利率)形成机制,增强LPR的市场认可度和公信力,逐步让LPR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日前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央行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货币金融环境,灵活运用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精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通过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对中小银行提供专项且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能推动降低其资金成本,使其在一定程度与大行进行更为充分的竞争。中小银行下沉程度更高,获得一定政策支持也能为其创新产品创造更好的条件。

  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也将进一步完善。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债券、票据等融资。完善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监管考核办法,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能力。今年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规模要大幅超过去年,力争达到1800亿元以上。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最近也撰文指出,加快推动普惠金融相关领域立法。推动尽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等涉及新型供给主体、业务模式领域立法。



一揽子,普惠,金融,实招,加速,落地
 
热点排行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