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详情

中国市场经济监管体系改革:发展脉络与现实挑战

  内容提要: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体系建设至今已经进行了25年,也分别经历了1.0版(1992-2001)、2.0版(2002-2012)以及3.0版(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并各有特征。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市场监管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3.0版本阶段,具体表现在监管理念、监管体制以及监管工具与机制三个方面。与此同时,3.0版的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在推进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现实挑战。基于已有的改革实践,本文集中总结了其所面临的七大挑战,最后结合“十三五”市场监管改革规划纲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下一阶段我国深化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监管型国家/市场监管体系/监管体系3.0/优质监管

  作者简介:刘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风险社会的来临,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监管型国家(regulatory state)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治理市场和社会风险的共同治理模式的选择。[1][2]虽然不同类型的国家基于其历史特点和政治经济社会特征的差异,在选择监管改革模式的道路和方式上有所差别,甚至在各自监管体系的特征上也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征在于:政府的目标在于纠正市场失灵,维护有效竞争;政府不直接介入经济过程,而运用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政府与产业的关系相对独立,呈现出多元主义特征;政府成为市场经济的裁判员,而不再是运动员;政府监管机构的运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具有更强的相对独立性、专业性和科学性;该国国内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对国外产业竞争者也实行国民待遇。[3]为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传统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文明正在转变为监管资本主义(regulatory capitalism),[4]还有学者则提出我们正处于一个监管全球化(regulatory globalisation)的新时代。[5]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至今已经进行了25年。许多人已经逐步意识到,一个公平、公正、符合人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不仅需要强有力的市场自律机制,也需要高质量的市场监管体系,因此必须在政府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把优化政府市场监管体系作为重中之重。25年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和探索经验,特别是在推动政企分开、非国有资本进入、建立相对独立监管机构以及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以市场监管为专题的中长期规划,该规划指出“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6]

  然而,相对于如火如荼的监管改革实践,对中国监管改革的本土化道路的研究却相形见绌。中国的监管改革经历了哪些不同的阶段?各自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中国是否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型国家?中国的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未来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市场监管体系?这些问题都亟需学界深入研究,予以回答。

  二、中国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1.0版市场监管体系(1992-2001)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次会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界定主要集中在“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7]即强调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对于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而市场监管的功能和定位并没有单独提出来,更多的还是被放入宏观调控的职能中,甚至很多人以为市场监管跟宏观调控就是一回事。在中国期刊网的文献检索结果也证明,如果以“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为关键词检索期刊文献,1993年以前基本没有文献或报道使用相应提法。

  199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宣布相继撤销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等一批计划色彩较为浓厚的部委,实际上也开始在这些行业领域开启政企分离脱钩的改革。同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8]市场监管和政府监管才开始逐步成为政府职能的关键词语。



中国,市场经济,监管,体系,改革,发展,脉络,现实,挑战
 
热点排行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