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详情

600239丨对中国股市短期、中期、长期的看法

对中国股市短期、中期、长期的看法

没什么特别的新的看法,和之前逻辑一样(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指数的下跌空间是被封杀了,就算考虑经济下滑,银行坏债爆发,周期行业继续不景气,由于股价早就反映了,所以指数撑死1800。但这几年都没有牛市,因为各方因素都不满足,至少等高泡沫估值修复、无风险利率下降、市场偏好扭转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牛市。

短期这些条件根本不可能达到,所以存量资金从去年开始只能炒炒成长股,今年玩不下去了就炒题材,玩新股。虽然成长股中不乏优秀品种,但泡沫也是十分明显的,今年以来成长股市值太高太贵了,同时业绩增速也在放缓,所以,开始了白马成长股的双杀,不过显然从白马流出的资金并没有全部流向低估的蓝筹股,反而激活了今年题材股泡和次新股的泡沫,颇有十多年前庄股的味道。比如机器人,移动医疗,可穿戴,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军工,新能源汽车,蓝宝石,基因测序,手游、在线教育、石墨烯等题材。炒作甚至已经倒了无厘头的境界了,甚至只要是流通盘小、还没上涨的小股票,故事沾点皮毛(军工题材只要有个“航”就行),就可以上涨。但这些炒作的题材中,能有几个公司是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我想就算是参与炒作的人也都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另一方面,2014年以来,此前被抛弃的蓝筹股开始止跌企稳,特别一些ROE高的品种,比如银行、地产,甚至电力,都遥遥领先上证指数,走出了一波20%左右的涨幅,而其余周期股也在横盘震荡,还记得13年底展望14年投资的时候记得我说过一句话,买ROE大于15的、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才能活着,至少也能保个全尸。现在看创业板距离前期低点虽然还有不少距离(头肩顶成立的概率越来越高),但一些投资去年的明星成长股的投资者应该已经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寒意了吧。

接下来,短期看,由于IPO应该要加速发行了,特别是15年,指数会有压力,但风险最大的显然是在高估的小盘股,发行数量少,还能把新股的估值拉到全体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但新股发的要比现在的创业板所有股票还多呢?另外,去年小股票上涨的很重要的逻辑是业绩自2013年一季报以来,一直处于加速上升状态,但从创业版中报的预披露情况看并不乐观,取中报预测的中值看,相比一季报50%以上的平均增速,净利增速已经下滑到30%左右了,这是一年来的首次减速。2014年年初我就定义了今年是风险之年,现在基本上证实了,相信大家都会很难做。

中期看,10月份的沪港通是一个导火索,沪港通消息至今的结果是AH溢价指数再创新低,而港股以浙江世宝为首的小股暴涨几倍。这充分说明了两个市场在小盘股博弈上,资金力量的差距。虽然A股折价的大蓝筹没什么动静,但中期看这一趋势正在逆转,逻辑是既然内地资金可以大幅炒作H大幅折价的小盘股,那么A股折价的大蓝筹获得外资的增持也很正常,近期QFII额度又大规模批了,热钱也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香港金管局几次承接美元沽盘,注入港元。资金购买的是A股ETF。回到国内,从盘面上也明显看出机构资金流出去年的高成长白马,流入大蓝筹(虽然新股和题材炒作分流了一些,但大部分仍流向了蓝筹股)。

长期看,不仅牛市没有,并且在注册制、退市制短期无法推出(证券法修改)的前提下,题材股、垃圾股、重组壳股票的炒作泡沫长期不会破灭(这边倒下,那方起来),虽然中报业绩杀会抑制一下炒作,但那也只是暂时的,当前市场规则和市场构成决定了市场偏好不会改变,庄股依然会遍地,题材依然会乱飞,各种垃圾股会继续专治各种“不服”(wind的一个数据很吓人,A股的换手率遥遥领先全世界其他国家)。另一方面,长期看指数,重心慢慢上台的概率大,因为那些优质大蓝筹ROE普遍在15左右,所以即使估值不变甚至下降,指数都能出现小幅抬升。再往远的看,看不到了,改革是最大的变数,关乎国运(不光国资改革,资本市场改革这些都是重大事件)。经济的拐点需要重点跟踪国资改革的进程(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不改就要死的问题)。

 
热点排行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