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选股逻辑有哪些
1、药没有好差药之分,只有销量高低的差别。我一直持有药“没有好差之分”的观点,一种药品的上市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和上市后跟踪等阶段,而临床的三期研究是药品获批上市的最重要的阶段,其中对药效的评审是通过盲选对比进行的,也即意味着只要同对比组有明显的差异就可认定具有较好的药效。因此只要被CFDA评审通过的药品即是有效的,但对于治疗同一病症,不同药品之间的药效就很难认定其中的差异(虽然部分药品间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认证),因此我认为在药品间没有好差之分。但药品间却有销量高低的区别,同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复方丹参滴丸、心可舒等产品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但销量却是天壤之别。本人认为,这种差异的来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医生,医生是药企与患者之间沟通的纽带,两者间的信息传递完全依赖医生的判断,因此医生的态度决定了药品销量的高低。落实到投资上,只要药企抓住医生的态度,药品销量就能上一层楼,所以公司的业绩关键是跟踪其销售战略执行情况!
2、白马股的投资,一场与时间磨耗的游戏。医药行业应该是白马股的集中营,如白药、双鹭、恒瑞等,我们将时间拉长的话,上市至今10倍的涨幅,但是有一点,当公司被确认为白马的时候,最快的成长阶段已经成了过去式,股价涨幅最快的阶段也早已过去好一段时间,白马股的投资就是一场时间磨耗的游戏。也许前期长期处于业绩与股价的低谷,但终究大部分投资者没能熬住,错失了成长最快的阶段,如白药和双鹭、片仔癀等。落实在投资上,如果白马股没有经历20%以上的调整(下跌),那我觉得它的投资价值不大,白马股的投资价值就在于其价值修复。
3、价格杀一半后是次新股投资的最佳时点。我比较喜欢研究过去股价的表现,特别是次新股(基本上上市已经两年的那种),这种股票的投资价值要远远高于其他公司的投资价值。2014年之前上市的医药股,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的估值水平都在40倍以上(不信可以去查查,特别是创业板的公司),高市盈率的好处就是公司超额募集了大量的现金,比如海普瑞,到现在也没有将超募的资金花出去,同时意味着股价高估,因此上市后的两年基本上都是杀估值的阶段,部分企业由于是过渡包装上市,同时也需要时间消化前期的包装,表现就是业绩大幅下滑,净利下跌个70%也算是正常现象。这种公司在上市后的两年股价一定会下跌到发行价的一半(复权后),不管这期间公司又释放出什么样的利好(其实大部分也没什么利好,最好的利好就是高送转,因为超募了大量的资金),另一面公司释放利好的动力也不足,大股东还没到三年的解禁期。落实在投资上,医药的次新股是最好的投资标的,认准标的,股价跌幅一半后确立底部,长远点,一年至少可以到发行价。
4、转型的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资?医药公司中寻求转型的标的真不少,有个特点就是基本在老国企和大宗原料药里面,比如海正、南京医药、东北制药等公司,都存在转型的需求,但投资者更多的是质疑:公司到底能否转型成功??在这里我想强调两点:一是能够确定转型成功,就不是现在的价格水平,所以高风险高收益就体现在现在的价格够低;二是要转型,并且转型动力非常迫切,那么这公司业绩必须足够烂才行,业绩好的话谁还愿意转型呢?躺着都能赚钱,谁还想着花力气转到不熟悉的行业?比如前几年,煤炭行业称之为黑金,大部分煤炭企业也想着转型,搞了很多的新能源光伏、煤化工等,想着去转型,我们现在回头看,基本上都没有成功。落实在投资上,投资反转型的公司,一不要怕现在业绩烂,二是股价要足够低.......其他的事情就让公司自己去检验吧!
5、我为什么看好业务结构单一的企业?此前我们一直推荐振东制药、沃华医药、莱美药业和永安药业,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基本上以某一个产品为主打,目前还没有形成多元化。我推荐他们的理由是:一我没有专业背景,很难判断业务结构复杂的企业,单一业务结构的公司相对简单;二、我看好的理由都是具有拐点的公司,并且具有能力实现拐点。未来我仍将按照这种思路去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