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者如何看待“问题股”
金投股票讯,股市最大的特点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都希望买入的股票是业绩优良的白马股,不希望自己成为问题股的牺牲品。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期待的往往落空,担心的却常常发生。面对五花八门的问题股,投资者还需理性看待,正确处置。
有无“问题”不依投资者意志为转移。白马股不是投资者想碰就能碰上的,问题股也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得了的。实际上,越是希望命中白马股往往越难以命中,越是担心遇上问题股却时常遇上。对此,投资者从进入股市的第一天起就应作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在希望遇上白马股的同时做好随时接手问题股的准备,理性、正确地看待并应对问题股。
收益大小与有无“问题”不一定正相关。不少投资者以为,只要买入业绩优异的白马股就能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反之,如果不幸碰上问题股,自然就是凶多吉少。实际上,收益大小与有无“问题”不一定正相关。赶上白马股的投资者由于操作不当,仍有可能不赚反亏;遇上问题股的投资者由于操作得法,结果也可能大赚一把。
重在养成好习惯
问题股的特点和规律说明,在证券市场,股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操作的正确与否之别。面对问题股,投资者要想“变废为宝”,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养成三种习惯:
组合搭配的习惯。炒股,谁都希望在控制问题股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重仓白马股去博取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谁都无法做到。正确的做法是,在平时的买股中养成组合搭配习惯,做好不同品种之间的有机搭配,始终做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控制单一品种的上限(绝对股数)或比例(相对占比),达到降低问题股风险的目的。笔者在确定单一品种上限时,一般掌握在15%左右,很少会超过20%。假如投资者能在平时的操作中控制单一品种的仓位,养成组合搭配的习惯,实际上等于控制了问题股的风险。
高抛低吸的习惯。与买卖白马股一样,操作问题股同样离不开高抛低吸。一方面,投资者为了高抛低吸,取得好的收益,要先制定买卖计划,待价格优势更明显时择机交易。但有时股价走势正好与预期相反,导致想买买不进,想卖卖不出,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暂缓交易,等稳住阵脚、找到感觉后再高抛低吸;另一方面,在时机把握上,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当没有“问题”、众人追捧时要尽量做到多卖少买,“问题”暴露后才可多买少卖。当然,这里所说的“问题”暴露时并非指“问题”暴露后的第一时间,而要尽量让问题股多跌一段时间,等其“跌透”后再择机买入。
两手准备的习惯。炒股与日常生活一样,有事莫胆小,无事莫胆大。没有“问题”时,投资者应多一份风险意识,操作时做到谨小慎微,两手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个股“问题”。一旦遇上“问题”,不必胆战心惊,沉着面对即可。
善于把握主动权
投资者要想牢牢把握问题股的操作主动权,这里有几点小巧门供大家参考:
一是降低成本。炒股,能否取得较大收益,与其说关键在于品种选择(不能有“问题”),不如说关键在于买入成本。无论什么品种,投资者只要买入的价格够低,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投资取胜的主动权。
二是反向交易。品种“问题”暴露后,投资者不仅要与其他多数投资者保持“距离”,有时甚至要与主力、公司老总反其道而行之,以此争取操作的主动。主力特别是公司老总的言行或许能在短时间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股价,但从长远看很难扭转个股趋势。主力卖出甚至抛空问题股有时也是情绪化操作的集中体现,短期或许会有部分投资者跟着恐慌抛售,但从长线看这种操作未必正确。所以,没有必要跟着主力进行同方向操作。投资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反向操作的收益要大于正向操作。
三是伺机离场。对于那些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甚至恶化,股价又高高在上的品种,投资者若感觉该股大势已去,没有必要再坚守时可选择离场,但须在反弹到一定高位时再减仓,不要选在低位“割肉”。依此操作,能最大程度地减亏、保本甚至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