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民如何把握上市公司的预期差
对于投资经验较长的股民来说,会逐渐明白投资标的是否低估与“我们与市场的预期差评估”相关。市场里显而易见的机会往往是陷阱,而市场内IQ高的投资者以及资源丰富的大型机构又实在太多,如何能通过预期差中击败他们呢?
如果要跟他们“拼”信息的及时性,击败他们可能性很渺茫。一个中大型的投资机构,会有数家研究所服务他们,这些研究所的工作就是紧跟上市公司的动态信息,普通投资者与这类专业人员“拼”信息,就算能偶尔胜出也不是长远之计。
如果研究经济,通过把握大势的角度把握预期差,是否可取?有投资者本身从事一些与经济关联密切的生意或者他们对经济方面研究比较有深度。我们从过去的经验看,生意人往往也会当局者迷。例如,一方面,他们会根据下游的订单扩产能,有时眼见经济有可能有系统性的风险,也未必会阻碍他们扩产的行为;他们不可能不接下游客户的订单,他们有惯性行为。另一面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已经代表了企业家对经济的把握程度,经济的走势是许多企业家行为的总和。也有些资深投资人喜欢判断经济走势,从我们过去的经验来看,对经济的粗判会胜于细判。我们在媒体上看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评论,他们是名人也是资深学者,对于他们在研究经济方面付出的精力、获得的经验和学识,我们几乎是无法与他们相比的。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经济的研判也不统一,各有各的看法,只要看法有差异,实际上对投资判断就产生干扰,意义变小。另外,投资决策的思考不是落实在面上,而是落实在点上。也许我们可以选择能力最高、往年判断最准确的经济学家或首席分析师的观点,从这个角度上看,理应会比做模糊的选择题要好;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暂且不说这位经济学家能否成为常胜将军,在此位经济学家越来越有名后,他们的信息也会更快传递给有资源背景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士,小型的投资机构和散户在信息把握上也将越显得不利。市场多方资金内在博弈的变化使得现时投资决策与历史模式带来了误差。这些仅是复杂变化中的部分可能性。
证券行业的一群“专业人士”,他们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很快的,但他们之间也是互相博弈,所以他们的投资业绩也未必显得出色。如果小型的投资机构和散户依赖于这些“专业人士”的信息,特别是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和观点,那么在资源博弈的影响下,看起来理性和句句是理的投资决策往往会与投资收益背道而驰。投资分析内的因素关联,如过于复杂的思考与频繁交易和投资心态的关联,信息和参与者行为一致性的关联等,都随时对投资收益产生连锁反应。
投资是一件独立的事情。这是来自许多经历风吹雨打的资深老股民和投资家的感慨。是的,做好投资无法依赖别人的思想和判断,因为这种“依赖”涉及着信息的及时性、涉及所跟随对象给予建议和信息的紧密和迫切性、我们自身投资决策的连贯性和对方投资建议连贯性的偏差、资金的博弈等问题,还有其它可变因素,这些都将导致我们无法依赖“对方”。更甚的是,投资决策无法在过于复杂的判断下做得很好,投资收益不会因为付出努力做出了复杂的思考而变得更好,复杂的思考可能还不如静待良好股价低位的傻瓜式的建仓方式。
许多优质蓝筹股在09年初至今都已经涨幅数倍,连大盘股格力电器、宇通客车至今也涨幅了四五倍,为什么这类信息通透的白马股,大部分投资者都无法抓住机会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这样的优质公司在某一时间段大幅跑赢市场且涨幅集中在一年中的两三个月,不一定与指数波动或经济环境相关,如果因为过多的博弈性的复杂的思考,我们容易错过机会;二是,从基本面看,虽然知道备选股长期能有超预期的表现,但无法确定这些优质公司在哪段特定时间内业绩会超预期,如果思考集中在短期业绩是否超预期,则需要更精准和及时性的信息,买入最佳的时机难免渗入与其它竞价者的博弈。
在上述约束下,我们还怎么做好投资,怎么领会“预期差”呢?对于预期差的理解见人见智,以下谈谈我们的看法:
商业规律:是为了培养远见和使用我们的远见。留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研究发展不同阶段利润率、占有率和业绩超预期的关系等;这些方面也要同时涉及到对规模优势的总结、对行业洗牌驱动因素的总结等;对商业规律总结累积将增长我们的能力。
机构的偏好和估值中枢:市场预期有无进一步的风险会释放(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行业进入拐点等),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否因某些事件进一步提高(收购、并购事件增多);
实际上,中短期的预期差评估仅是小打小闹的行为;真正赚大钱还是需要来自优质公司不断超预期的经营业绩,中长期投资获得的回报更大。格力电器与宇通客车为什么这几年能带来如此惊人的回报,原因是它们处于利润率和占有率的提升阶段,特别经营业绩在利润率的提高阶段容易超预期,并且它们的估值泡沫早在多年前清洗完毕。
过去几年,我们也为了控制客户资产净值的回撤幅度而调整自己最喜欢的思路(即欣赏企业,享受投资),尝试去扑捉一些波段;但同时也保留部分长期投资的品种,例如汤臣倍健、中海达等,通过对比,长期投资的品种收益率确实很高,不是通过不断扑捉市场热点和节奏或是掌握宏观形势等可以对比的;并且,长期投资也带给投资轻松和愉悦感。
们留意的预期差可以不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也许更可靠的是行业的商业规律的总结、公司实质的竞争力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因素来判断,这些可以通过研究海外同类行业同类公司的发展历史取得,可以通过投资标的过去发展历史取得,可以通过对类似或不同类行业类似或不同类公司商业规律的共性和差异性总结取得。